概 要
今年3月以來,新冠疫情規(guī)模性反彈,對經濟的影響集中體現(xiàn)在4月份。5月份以來,經濟恢復狀況如何?我們可以從疫情范圍、人口流動、物資流動、生產、消費、投資等高頻指標,對復產復工的進度大致跟蹤,以判斷經濟的趨勢。整體來說,5月多項經濟指標邊際上有改善,但力度相對較弱,更大幅度的改善還需要耐心等待。在經濟和就業(yè)壓力增大時,托底的宏觀政策或逐步落地。
1
疫情影響最大階段:暫時過去
本輪國內疫情沖擊最大的階段集中在4月份,日均新增確診病例數(shù)達到2160例,日均新增無癥狀感染數(shù)量為17918例。從4月下旬以來,新冠感染病例數(shù)大幅減少,截至5月20日,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(shù)回落至181例,新增無癥狀感染回落至951例。
從疫情影響的城市范圍來看,在4月份時,出現(xiàn)新增確診病例的城市數(shù)量最高曾達到147個,這些城市在全國的GDP占比曾達到70%以上;截至5月20日,出現(xiàn)確診病例的城市數(shù)量降至50個,占全國GDP的比重已經降至40%以內。
所以,從新增病例數(shù)和波及范圍來看,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,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在逐步改善的。
2
交通物流:或恢復至80%附近
經濟運行的正?;?,必然需要人口、物資流動的正?;?/strong>5月的人口流動相比4月有所改善。從城市內的人口流動來看,百城擁堵延時指數(shù)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,但這并不能說明人口流動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,因為擁堵指數(shù)和人口的流動并非是線性相關的關系。
我們跟蹤的17個城市的地鐵客流量數(shù)據(jù),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下滑了40%;其中上海同比下滑99.99%,鄭州、北京都下滑60%以上,蘇州下滑47%,東莞、南京、廣州、西安、石家莊都下滑20%以上;即使是疫情已經過去的深圳,地鐵客流量也比去年少了18%。這說明不少城市市區(qū)內的人口流動并沒有回到正常。
跨區(qū)域的人口流動也有改善,但仍然受到疫情較大影響。例如,今年4月份國內日均航班數(shù)降至3340架次,而去年同期是1.55萬架次,同比減少了近79%。而事實上,去年的每天1.55萬架次,也沒有回到正常的水平。今年5月份國內日均航班數(shù)回升至4542架次,跌幅有所收窄,但仍然高達69%。
相比人口流動,物流的恢復程度要高一些。5月上半月,全國整車貨運流量指數(shù)小幅回升,同比跌幅從4月的27%,收窄至19%。主要快遞企業(yè)分撥中心吞吐量指數(shù)同比跌幅從4月的37%,收窄至28%;公共物流園吞吐量指數(shù)同比跌幅從4月的36%,收窄至26%。
3
生產邊際改善,消費依舊負增
工業(yè)生產端受到疫情的沖擊邊際有所改善。例如,5月前19天沿海八省電廠耗煤量同比增速為-10.4%,而4月份為-10.7%。但不同行業(yè)受影響程度有差別,鋼鐵生產受到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,高爐開工率的變化符合季節(jié)性規(guī)律,和往年同期水平相差不大。
但化工、汽車等產業(yè)鏈受到影響較大,最新一周的PTA產業(yè)鏈負荷率同比仍然低了12%,但相比4月的16%的跌幅有所收窄;汽車半鋼胎開工率在4月份相比去年同期降低5.3個百分點,5月第3周已經比去年同期高出1個百分點。預計5月份工業(yè)生產端受到的疫情的影響或在5個百分點以內,但這其中也有房地產和整體宏觀經濟趨勢性下行帶來的影響。
從需求端來說,5月以來房地產銷售改善不大。房地產市場更多受到自身趨勢的影響,下行壓力依然較大,疫情只是加劇了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壓力。4月份和5月份前三周,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跌幅都在一半以上,并沒有明顯改善。
汽車消費的跌幅有所收窄。根據(jù)乘聯(lián)會的數(shù)據(jù),5月前兩周乘用車廠家零售同比增速為-10.8%,相比4月的-14.4%,跌幅有所收窄;廠家批發(fā)同比增速從-42.6%,上升至-9.8%。
根據(jù)前面介紹的人流、物流改善情況,預計服務業(yè)消費會在5月份邊際改善,但大概率還是會出現(xiàn)負增長。
在投資需求方面,5月前三周百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積的同比跌幅仍在50%附近,相比4月份還在進一步惡化;5月第三周,水泥出貨率相比去年同期仍低近14個百分點,相比4月份20個點以上的跌幅有所收窄,但跌幅依然很大;5月前三周鋼材成交量同比跌幅仍在30%附近,相比4月的34%有所收窄,跌幅也不小。整體來說,投資需求的改善力度相對較小,這主要是因為疫情只是影響投資的一個方面,房地產經濟的低迷也對投資有明顯拖累。
4
GDP壓力偏大:政策發(fā)力正當時
如果按照工業(yè)增加值和服務業(yè)生產指數(shù)測算,4月單月GDP增速或已轉負,短期的經濟底已經形成;5月交通物流、生產、消費改善相對有限,整體經濟或接近零增長;如果6月復產復工能夠更快推進,經濟有望短期修復。預計整個二季度GDP增速或偏低,往前看,經濟的走勢主要還是要關注疫情的變化。
在當前經濟和就業(yè)壓力下,預計積極政策會更快落地,尤其可以參考2020年的部分救助方案。例如給居民部門發(fā)消費券,汽車消費下鄉(xiāng),邊際上托底消費;為航空、文旅、餐飲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(yè)提供部分財政補貼、低成本融資支持;地方主導的房地產政策進一步放松,以延緩房地產的下行;專項債快發(fā)快用,支持基建領域的高質量增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