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期市場除了防御之外,主要邏輯是交易“復工復產”和“疫后修復”,機會主要還是圍繞國內疫情這個變量展開。滬疫情拐點之后,之前首當其沖的汽車和半導體鏈會進一步修復。修復順序上,制造業(yè)的恢復快于消費。消費更多的來自于預期改善,市場對疫后消費復蘇信心增強,從3月份的疫情影響來看,對食品飲料行業(yè)全年銷售收入影響或在5%-10%左右;另外,疫后補庫需求或將回升。更重要的是,必選消費相關的食品飲料兼具低風偏防御屬性。
吃喝消費難以補償,但制造業(yè)因疫情打亂供給,能夠通過疫后彌補。復工復產相關的制造業(yè)重點還是看汽車鏈和半導體。復工復產+促汽車消費雙重因素疊加,自下而上有天龍股份等短期情緒龍頭帶動,所以,汽車鏈確認進入表現(xiàn)周期。但由于市場風險偏好過低,暫時強度還難超預期。
半導體屬于成長風格,在低風險偏好+三低風格為主的階段,成長風格難有大作為。但近日成長及半導體內部出現(xiàn)了分化和異常,比如昨天寧德、陽光以及韋爾暴跌,但行業(yè)內不少小股已經不跟跌了,所以目前節(jié)奏是權重補跌,接下來有望延續(xù)修復,但策略上是看小不看大。半導體中,IGBT、PMIC、MCU是當前景氣度最高的三大方向,上游設備和材料也有企穩(wěn)跡象,比如北方華創(chuàng)、盛美上海、江化微(《煉金高成長》案例)等。MCU的中穎電子、士蘭微、PMIC的力芯微等也比較抗跌。尤其是復旦微電在之前《煉金高成長》中就是通過盈利驅動策略篩出來的。
另外一些成長邏輯的利基賽道也特立獨行,比如掃地機器人、智能投影儀等。最強的那就是受益疫情管控的城市/近郊露營,是從農業(yè)、預制菜等板塊穿越出來的。據(jù)此前央視財經,2022年清明節(jié)露營產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倍;某電商平臺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1 月份以來戶外帳篷成交額同增119%。目前屬于行業(yè)旺季,疊加五一長假臨近,戶外露營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上行。目前邏輯驅動龍頭就是牧高笛(《邊學邊做》案例),目前運行在主升浪隧道中。通過其21年報來看,2021年公司實現(xiàn)營收9.2億元,同比增長43.6%;產品大牧(線上+團購)收入為2.2億元、同比增長156%;有機構預計大牧22Q1線上維持翻倍以上增長。至于疫后復蘇的酒店旅游、民航機場等之前預期打的比較滿了,有些估值都超過疫前合理估值了,雖然它們還有輪動表現(xiàn)的機會,但主要是做逆波策略。
邊惠宗
證券市場紅周刊編輯、曾任紅周刊高端投資交易期刊《卓越財富特刊》主編、《操盤手特戰(zhàn)??肥紫骶?、《股市嘚吧嘚》直播欄目特邀分析嘉賓。出版《操盤心髓》交易員必備叢書;vgold技戰(zhàn)體系創(chuàng)始人,擅長技術分析和系統(tǒng)化交易,長期從事期貨、股票交易,A股投資經驗豐富。擅長大資金管理和實操,業(yè)績卓越。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僅代表筆者(老師)個人觀點,供交流學習,請不要作為投資決策所用。紅刊投服平臺不對任何人的投資行為負責。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