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楊萬里
即使沾上熱門的新能源概念,也不一定成為牛股。
【資料圖】
9月16日,滬深兩市集體下挫,特銳德收跌2.72%,股價為15元,總市值為156.1億元。
K線顯示,特銳德自2021年1月25日漲至41.48元歷史高點后,股價隨即進入下行通道,最低回調至12.47元。當前股價與高點相比,特銳德21個月時間合計跌幅達63.83%。
投資者紛紛吐槽道,“唉,2021、2022正好是新能源火爆時期,特銳德幾乎錯過了風口”、“真不給力,失望”。
特銳德的證券代碼是300001,被外界稱為“創(chuàng)業(yè)板第一股”,具有代表性。
該公司的經營業(yè)務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業(yè)務及其他、其他電力器材及安裝、戶內開關柜、箱式變電站、箱式開關站。
資料顯示,特銳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業(yè)務板塊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網的建設運營、充電設備銷售、新能源微網銷售等業(yè)務。
特銳德身披新能源概念,為何不被市場追捧了?可能是投資邏輯不夠硬。
業(yè)績方面,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,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58.74億、67.41億、74.64億、94.41億、44.99億,分別同比增長15.03%、14.75%、10.73%、26.48%、32.92%。近五年,營收規(guī)模整體保持增長,營收增速均為正。
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,歸屬凈利潤分別為1.512億、2.405億、2.043億、1.872億、4203萬,分別同比增長-21.08%、59.08%、-15.03%、-8.40%、33.26%。
近五年,有三個年份出現(xiàn)歸屬凈利潤增速為負數(shù)的情形。
據多方面分析,特銳德出現(xiàn)增收不增利現(xiàn)象,一是與應收賬款有關。截至上半年,該公司應收賬款為60.50億,占營收比例為134.47%。同期,賬面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余額約8.038億元。
在半年報中,特銳德提到,“由于公司所處行業(yè)的特點,公司業(yè)務合同的執(zhí)行周期及結算周期一般較長,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,資金周轉速度與運營效率降低”。
二是與其經營的業(yè)務有關,主要指特銳德旗下的充電業(yè)務連續(xù)多年虧損。
2014年,特銳德成立了“特來電”,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及運營。截至2022上半年,公司運營公共充電樁28.69萬臺,其中直流充電樁數(shù)量17.57萬臺,市場份額約為26%,排名全國第一。
市場份額雖然比較高,盈利持續(xù)虧損卻是個隱憂。2019年至2021年,特來電扣非凈利潤分別為-1.65億元、-2.69億元和-1.35億元,合計虧損5.69億元。
有觀點認為,網約車和出租車等運營車輛是公共充電量的主要使用者,但每個城市都有運營車的上限,這是充電樁企業(yè)難以盈利的原因之一。
值得關注的是,特銳德多次收到過關注函。
去年12月末,因對多個經營事項的會計處理存在差錯,特銳德一次修改跨度六年的財報數(shù)據(2016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)。
深交所要求,特銳德說明是否存在通過會計差錯更正和追溯調整、以及相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調節(jié)特來電利潤的情形。
去年11月份,因特銳德業(yè)績不達標就改考核指標,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刻意降低業(yè)績考核指標向持股5%以上股東、董事、高管等人員輸送利益的情形。
隨著特銳德股價腰斬,大家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