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對于A股來說真是福音啊
新年伊始,A股主要指數均走出3連陽模式,上證指數再度站上半年線,創(chuàng)業(yè)板更是放量大漲近3%。
(資料圖片)
成交額時隔15個交易日后8000億元上方,兩市全天成交8427億,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90億,資金放緩持續(xù)放量。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27.53億元,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6.59億元,深股通凈買入70.95億元,帶動了市場人氣的回暖和賺錢效應的提升。
但指數大漲難掩短線情緒回落,英飛拓、桂發(fā)祥、生意寶、麥趣爾等多只高位人氣題材股跌停,大家市場短線情緒。兩市實際漲停股1月3日的近百只降到41只,充分顯示出短線情緒將至冰點。
“喝酒吃藥”行情再度上演,賽道股依然集體反彈,創(chuàng)新藥表現(xiàn)亮眼、白酒股集體大漲,貴州茅臺一度站上1800,古井貢酒漲停;寧德時代大漲近7%;消費電子拉升,歌爾股份漲停。
01
發(fā)生了什么?中國資產集體大漲,外資瘋狂掃貨
新年伊始,中國資產突然成為香噴噴的了!
今日早盤,表現(xiàn)平平的A50突然直線拉升,全天大漲近2.5%,受此影響恒生指數也大漲、A股三大指數全天震蕩上行,三大指數漲幅均超1%,創(chuàng)業(yè)板更是大漲近3%,北向資金全天瘋狂掃貨近128億元。而隔夜,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更是暴漲超8%。
那么,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,讓剛剛進入新年的中國資產如此受追捧?這里有幾個比較利好消息傳來。
首先,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優(yōu)化,不再對自香港入境人員核酸檢測。1月8日起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、商務赴香港簽注。
其次,2022年1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(yè)經營活動指數(PMI)錄得48,較預期46.8高,并較11月高1.3個百分點,表明中國經濟在逐步的回暖當中。
第三,隨著疫情感染高峰逐漸過去,市場預期中國將發(fā)力經濟復蘇,中國資產將成為2023年全球資產的避風港。
第四,2023年中國經濟將強勁復蘇,多數國際投行給出了5%以上的GDP增速預測,海外資金對中國資產也變得更為樂觀。
各大機構也都紛紛明確表示了超配中國資產,2022年以來,高盛維持超配A股和港股。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此前表示,不管是主動型投資者還是對沖型,此前中國股市的倉位都偏低,進一步降倉空間有限。
而2023年開年北向資金瘋狂掃貨近128億元,這就是對外資超配中國資產的詮釋。
同時從2022年11、12月就能看出,外資在超配中國資產,兩個月分別凈買入597.97億元、350.13億元。
從個股方面看,寧德時代1月4日凈買入12.26億元,今日大漲近7%,成交103.7億元,北向資金凈買入7.45億元。
對于寧德時代的大漲,主要是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32.2%躍升至37.1%。同時上游碳酸鋰價格持續(xù)下跌,鋰電成本端環(huán)節(jié),受消息提振,寧德時代今日大幅拉升,股價也重回400元關口。
受此情緒提振,鋰電、光伏等新能源賽道集體大漲,帶動創(chuàng)指大漲,派能科技等多股漲停,恩捷股份、中礦資源、星源材質、天齊鋰業(yè)、融捷股份等紛紛走高。
喝酒吃藥行情能持續(xù)多久?
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,今日也有明顯表現(xiàn),湘財股份漲停、國金證券、東方財富、國聯(lián)證券等大漲超4%,帶動了人氣的上升。
釀酒板塊早盤整體走強,白的、啤的、黃的、紅的全線拉升,板塊指數盤中一度漲逾5%。蘭州黃河、古井貢酒漲停、迎駕貢酒、瀘州老窖、口子窖等大漲超6%,貴州茅臺大漲近5%,一度站上1800。
對于白酒板塊,實際上從去年底開始(2022年11月1日開),主力資金就開始不斷涌入釀酒股,各細分板塊指數均呈現(xiàn)跨年行情的趨勢,申萬白酒指數大漲36.21%。
20只白酒股全線上漲,漲幅超20%的白酒股達18只,其中水井坊、瀘州老窖漲幅超50%。整體的漲幅空間巨大。對于白酒股能否繼續(xù)上車,筆者認為,白酒股開始逐步的風格減倉,越漲越賣。
從申萬白酒的周線上看,目前距離120周均線越來越近,申萬白酒指數從2022年3月18日當周跌破了120周均線(7年的牛熊分界線后)白酒就逐步走弱,這是時隔半年再次準備去觸及120周均線,突破的概率不大,疊加白酒漲幅巨大,此輪白酒的大漲更多是超跌反彈+預期復蘇,而不是白酒真正的業(yè)績體現(xiàn)。因此,白酒股再次大漲的概率不大。
醫(yī)藥板塊也表現(xiàn)靚麗,主要是在創(chuàng)新藥和CXO等分支表現(xiàn)強勢,泰格醫(yī)藥、美迪西、藥明康德、司太立等漲幅均超6%。
對于今日,創(chuàng)新藥和CXO方向大漲,主要是一方面這兩個細分領域在前一波的醫(yī)藥股中并未有明顯的漲幅,屬于補漲品種;另一方面就是創(chuàng)新藥的拐點有望出現(xiàn),而CXO又是為創(chuàng)新藥服務的,在創(chuàng)新藥多重拐點出現(xiàn)情況下,CXO行業(yè)也將顯著受益。
對于創(chuàng)新藥,中信建投研報提出觀點表示,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,創(chuàng)新藥行業(yè)迎來多方面改觀,政策面醫(yī)保談判規(guī)則進一步明確,鼓勵和加速創(chuàng)新藥進醫(yī)保的態(tài)度更加明確,行業(yè)面內部“出清”加速進行,構建多層次健康生態(tài)。2022年,創(chuàng)新藥領域迎來諸多突破,阿茲海默病、血友病、減肥領域進展矚目,個性化癌癥mRNA疫苗也讀出IIb期臨床結果,技術進步推動生物技術創(chuàng)新持續(xù)進行。國內企業(yè)也即將在2023年迎來多方面催化。展望2023年,看好頭部創(chuàng)新藥公司。
因此,對預期“喝酒吃藥行情難以持續(xù)”,白酒股要開始越漲越賣,醫(yī)藥股則維持低吸創(chuàng)新藥和CXO方向。
消費電子拐點出現(xiàn)了?
對于消費電子來說,2022年是艱難的,申萬消費電子指數從2022年1月5日下跌開始,到今天剛好的一年時間,一年跌幅超41%。
今日申萬消費電子指數大漲2.84%,歌爾股份、國美通訊、惠威科技漲停。
消息面上,近日,被蘋果寄予厚望的VR頭顯設備最新細節(jié)也曝光,市場預計蘋果將會在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這款VR頭顯設備。此外,1月5日早間,索尼在CES 2023發(fā)布會中正式發(fā)布其頭顯設備PS VR2,該設備將于2月底上市。
此前,東山精密發(fā)布澄清公告稱,近日關注到有臺灣地區(qū)媒體報道“蘋果公司要求供應商減產,立訊精密受創(chuàng)最大”一事。為了避免媒體報道對投資者產生誤導,現(xiàn)予以澄清說明。受此影響,昨日多只蘋果概念股大跌,其中立訊精密跌停,東山精密跌9.36%,歌爾股份跌2.8%。
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,2022年11月,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323.8萬部,同比下降34.1%。
隨著海外兩大VR巨頭VR頭顯產品接連面世,也令國內光學賽道迎來久違的熱鬧。5日早間,國內VR光學頭部廠商股價紛紛大漲,其中歌爾股份盤中漲停,而港股舜宇光學科技也一度漲逾8%,騰景科技也最高漲7.59%,聯(lián)創(chuàng)光電最高漲逾5%。在手機消費低迷情況下,VR將在2023年的電子消費中給予厚望。
歌爾股份也對此作出回應。該公司方面稱,目前VR訂單比較正常。據了解,其AR/VR業(yè)務被納入智能硬件業(yè)務板塊中。根據半年報,截至今年6月末,該公司智能硬件營收占比為56.90%,同比增長121.32%。
中航證券研報指:作為一種新興業(yè)態(tài),元宇宙有望成為下一代生產力工具,伴隨數字經濟政策持續(xù)加碼和虛擬現(xiàn)實硬件終端的放量,元宇宙應用加速落地。國盛證券顧晟預計,AR和VR頭顯在未來數年將持續(xù)增長30%以上,到2026年的出貨量將達到3510萬臺。
從估值角度來看,消費電子目前的PE為20.70倍,創(chuàng)出歷史的新低,明顯具備配置價值。
金股組合
通威股份、隆基股份、太陽能、福斯特、能科科技、山東赫達、寧德時代、平安銀行、興業(yè)銀行、東方財富、三全食品、藥明康德。
本文由元芳原創(chuàng),歡迎關注,帶你一起長知識!
(注意:再好的邏輯,也需要結合市場情緒和大盤漲跌趨勢來選擇介入跟退出的時機。以上內容僅是基于行業(yè)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靜態(tài)分無動態(tài)買賣指導。股市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,操作請風險自擔。